close

 

IMAG1059

 

 

PEKOE代理各地的品牌,常常是因為在世界某個角落,找到理念相同的朋友,

就順道把好東西帶回台灣介紹給我們。

義大利Felsina橄欖油就是在這樣的機緣下,與我們相遇的。

 

Felsina是義大利托斯卡尼的酒莊,在一次紅酒展覽會,

葉怡蘭意外的認識了Felsina的橄欖油,並受邀到Felsina古老的莊園品嚐橄欖油,

而造就了今天我們有幸坐在PEKOE講堂就可以品嚐到頂級的橄欖油。

 

網路上發現Felsina介紹橄欖油的片段,有美麗的莊園以及製作橄欖油的內部設備。

希望大家喜歡~

 

 

 

接著跟大家分享National Geographic介紹一般大規模的橄欖油製作過程。

介紹非常詳盡,很精彩!

 

  

有別於一般橄欖油的製作過程,Felsina採摘橄欖的時候,非常講究,

一定要採取手工,一種方法是用小耙子一串串梳下來,或是搖樹木,

在下面用網子接住。因為橄欖的表皮一旦破損,風味就會起變化,

所以是不適合機季採收的。

 

摘採後,(一般必須在24小時內馬上進行壓榨)

Felsina的產品皆為冷壓出榨橄欖油,則堅持在採收後4小時內就要進行壓榨,

在溫度攝氏16度環境下,(在National Geographic介紹影片裡也提到,

製作橄欖油的過程,溫度增高會喪失風味,所以必須以冷壓壓榨)

去除果核壓榨成橄欖油。過程中盡量避免接觸空氣以免氧化,最後放置在溫度

攝氏6-13度真空低溫中保持最新鮮的香氣。

 

Fontana-Serena-Olive-Harvest-3  olive-comb    

 

摘下來的橄欖有綠色、暗紫色的。以前我以為是不同品種,

其實不然,是成熟度影響色澤,每種色澤的橄欖風味都不相同。

綠色還未成熟,較酸澀,有青草香氣,

暗紫色熟成度高,味道渾厚。

 

PEKOE講堂在品嚐會介紹了冷壓出榨橄欖油的三種等級:

在此給了我"酸度是評鑑橄欖油的重要標準"的新概念!

 

1. Extra Virgin Olive Oil

酸度最低(一般為0.8-1%,而Felsina的酸度在0.2-0.8%)

風味好,營養價值最高。

 

2.Virgin Olive Oil

酸度在2%以內,風味與營養價值略低。

 

3.Pure Olive Oli

風味與養分最低。

 

有興趣的讀著可以參考"小廚師奮鬥記_橄欖油的等級"

對於橄欖油等級有非常詳盡的介紹。

 

 

IMAG1066

 

大部分的人一定不敢相信,橄欖油的種類幾乎就像葡萄酒的一樣多。

除了品種外,會因各地不同氣候、土壤、採摘時間與壓榨過程而產生風味的變化。

 

今天的橄欖油品嚐會並非正式的testing,正式的testing會讓人大感吃不消呢!

正式的品嚐就跟品葡萄酒一樣,需要直接喝下去的!

想像橄欖油進入喉嚨後的辛辣感如果一杯接一杯的喝,對喉嚨的刺激太強烈了!

 

正式品嚐時,橄欖油的杯子需要是深色的,

因為橄欖油的色澤與其風味是沒有關係的!

有些顏色很淺的或許風味非常濃郁,有些則相反。(這個知識我以前真不知道呢!)

 

Wiki提到一些獨立的專業品油師會將橄欖油的味道評定為甘甜、辛辣、果香或醇和...

品嚐橄欖油在舌尖的甘甜,舌後的苦與喉嚨感受的辛辣,

葉怡蘭強調,橄欖油的表現要平衡,並非有苦味或是辛辣感就是不好的喔!

 

IMAG1075

 

就如同葡萄酒的概念,Felsina橄欖油有四款"單品"橄欖油,各款的品種、年份

酸度、多酚質、產量、種植數、維他命E含量都清楚的標示在瓶身,並經由

Olio secondo Veronelli推動頂級義大利橄欖油製程的組織嚴格的檢驗與認證,

每一瓶橄欖油皆有專屬的認證號碼,以確保品質。

 

為何橄欖油要強調"單品"呢?

橄欖樹品種雜交後,除了原本品種的特性沒辦法發揮外,各品種的成熟時間不同,

採收時,成熟的與生澀的一起製油,風味繁雜,不易掌控品質。

 

重頭戲開始了!!開始介紹四款單品橄欖油~先由風味清新再到濃郁的風味

 

 

1.義大利FELSINA特級初榨單品橄欖油—Leccino     

Leccino是歐洲橄欖油中十分經典的品種,也是FELSINA四款單一品種橄欖油中最清新清雅的一款(故而若各款一起品嘗,建議順序應在第一)。顏色上呈淡金色,洋溢著柔柔的黃蕃茄、羅勒與青蘋果般的襲人果香,口感輕盈圓潤,十分令人陶醉;除了用來沾麵包、拌沙拉之外,也適合烹煮菇類、水煮魚類、禽類或小牛肉等較清爽的菜餚。(摘錄於PEKOE官方網站)

 

2.義大利FELSINA特級初榨單品橄欖油—Pendolino

FELSINA四款單一品種橄欖油裡較中間偏清爽的一款(故而若各款一起品嘗,建議順序應在第二)。顏色上呈淡金黃色,洋溢著飽滿的蕃茄、榛果、奶油與綠橄欖的香氣,口感圓厚有個性,並帶有一點辛辣餘韻,十分迷人;除了用來沾麵包、拌沙拉之外,也適合烹煮義大利麵、海鮮等滋味紮實但不過於濃郁的菜餚。(摘錄於PEKOE官方網站)

 

3.義大利FELSINA特級初榨單品橄欖油—Moraiolo

Moraiolo是義大利當地十分普及而常見的在地品種,也是FELSINA四款單一品種橄欖油中較中間偏飽滿的一款(故而若各款一起品嘗,建議順序應在第三)。顏色上呈金黃色,洋溢著活潑的紅蕃茄、青蘋果、鳳梨、青草等迷人香氣,口感厚實豐潤中透著奔放的爽亮,層次感極佳;除了用來沾麵包、拌沙拉之外,也適合烹煮蔬菜類的濃湯、以及牛肉與羊肉等滋味豐厚的菜餚。(摘錄於PEKOE官方網站)

 

4.義大利FELSINA特級初榨單品橄欖油—Raggiolo

Raggiolo是托斯卡尼當地極具重要性的經典品種,也是四款單一品種橄欖油中最濃郁的一款(故而若各款一起品嘗,建議順序應在第四)。顏色上呈金黃偏綠色,洋溢著繽紛的蕃茄乾、熟洋梨、香蕉與黑胡椒等鮮明香氣,口感厚重強勁,個性十足;除了用來沾麵包、拌沙拉之外,也適合烹煮傳統風格的地中海料理,或灑在魚或肉類菜餚上添味增香。(摘錄於PEKOE官方網站)

 

另外還有介紹一款 義大利FELSINA-傳統特級初榨橄欖油

相較於上面四款有各自風味,這款比較適合一般烹飪,在此就不贅述。

 

IMAG1078

 

接著是橄欖油的運用,除了直接沾麵包吃以外,

葉怡蘭介紹幾款簡單又能襯托出橄欖油香氣的料理!

 

Leccino 橄欖油拌綠柳丁醋 佐 蔬菜沙拉

Leccino橄欖油:南投中寮鄉綠柳丁醋= 1.5:1,再加入Pekoe台灣本產黑豆純釀醬油

 

剛開始看到這個組合覺得很納悶,怎麼會在義大利料理穿插"醬油"????

嚐過後就會發現醬油的甜味與醋的酸味融合,加上淡淡的豆香、

Leccino橄欖油青草的香氣,風味更有層次,像是優雅的四重奏小品。

 

葉怡蘭還說,醬油也可以以蜂蜜或海鹽取代,也是不錯的搭配!

回家也仿照此法,用普羅旺斯橄欖油+小紅莓紅酒醋非常好吃呢!

 

還有還有,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:

蘿蔓心、萵苣比較硬的生菜,個人比較喜歡做成味道重,像是凱薩沙拉之類的沙拉。

橄欖油與水果醋的搭配,個人比較偏好找葉片比較軟的生菜做搭配。

所以我想,這次品嚐會沙拉菜葉選用也是很講究的。

 

 

IMAG1080

 

 

Raggiolo橄欖油拌小番茄醬 佐 義大利Orecchiette手工貓耳朵麵

 

 

IMAG1061 IMAG1081

 

  

Pendolino橄欖油羅勒冰沙

 

在課程尾聲,學員投票當天大家最喜歡的橄欖油搭配,這款橄欖油羅勒冰沙獲得壓倒性的勝利!特別與阿正廚房主廚阿正合作,創造這份令人驚艷爆點的冰沙!

 

Pekoe的講義是這樣形容的- 

口感圓厚有個性、並帶有一點辛辣餘韻的Pendolino橄欖油與新鮮羅勒等頂級食材調製而成。

香氣馥郁青芬、口感滑細柔綿,是令人意猶未盡的清爽甜品!

 

傳統印象橄欖油+羅勒,因該是義大利麵的基本元素,這款冰沙不但打破原有的思想藩籬,並且把Pendolino橄欖油充滿個性的風味展現淋漓盡致,橄欖油躍昇為甜品的要角,與羅勒一同在味蕾上跳一支優雅、清新的雙人舞。

 

好家在Pekoe每到炎炎夏日都會推出這一款冰沙,喜歡的人不妨到Pekoe試看看吧!

 

 

IMAG1085

 

 

接近尾聲時,討論到橄欖油到底適合炒菜的迷思。由下表可以發現,

初榨橄欖油的發煙點甚至比花生油還高,而且常看到Jamie Oliver

豪邁的撒上一堆橄欖油主菜阿,所以是可以的吧?!對於這個疑問,

可以參考一篇多多開伙很不錯的網誌橄欖油可以炒嗎?

 

 

IMAG1086

 

今天分享到此告一段落 ~這一兩年葉怡蘭行程滿檔,非常忙碌,

所以品嚐會開班次數銳減,造成課程才一推出就"秒殺"的空前盛況!

希望藉由這些分享可以讓大家更了解橄欖油。如果想品嚐看看這些好味道,

還是可以到Pekoe點選麵包輕食與沾醬的搭配,

就可以輕輕鬆鬆嘗試店內每一款橄欖油的特殊風味了!

 

1367467128-3270062642_n  

 

PEKOE

 

106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95巷7號
02 2700 2602

 

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

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tamorphosing 的頭像
    metamorphosing

    Metamorphosing 蛻變

    metamorpho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