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福田浩, 杉本伸子, 松藤庄平
原文作者:HIROSHI FUKUDA,NOBUKO SUGIMOTO,SHOHEI MATSUFUJI
譯者:游韻馨
出版社:馬可孛羅
我想是個人的飲食習慣有了些許變化,變得不太愛太複雜的料理,
簡單烹調,希望能多呈現食材的原味,所以才開始學習日式烹調法。
因為個人喜歡豆腐清爽香甜的滋味,因而對這本書產生好奇。
要如何變化出一百道的豆腐料理呢?看完之後,恍然大悟,
臺灣很多家常的豆腐料理如果真的一一計算,絕對不只一百道阿!!
除了板豆腐、嫩豆腐、豆干、素雞、素肚、干絲、百頁豆腐還有臭豆腐等等等,
走一趟傳統市場的素食店,絕對讓你眼界大開!
也不樣忘記我們習以為常的甜品-豆腐花阿!
作者在書中提到,日本豆腐專注於追求水的品質,極盡呈現豆腐生食的美妙;
中國廚師則讓豆腐呈現更多風貌,特別以大火與熱油調理的菜色,作者很是欽佩。
《豆腐百珍》出版於天明二年(1782),作者是何必醇。(很奇怪的名子...)
作者一共介紹一百道不同的豆腐料理,並且很有趣的把豆腐料理分成
「尋常品」、「通品」、「佳品」、「奇品」、「妙品」、「絕品」6個等級。
我猜這本書在日本因該家喻戶曉吧?
找資料的同時,發現好多日本人模仿書中做了不少豆腐料理,還有滿"豆腐"全席喔!
出自日本網站,點選圖片即可連結。
有名的漫畫《美味大挑戰》也提及這本書喔!
書中我最想試做的莫過於烏龍豆腐麵、湯豆腐、玲瓏豆腐、雪消飯。
豆腐做成烏龍麵,感覺會稀奇~但是不好做吧?豆腐很脆弱的...
真之烏龍豆腐麵
【材料】
絹漉豆腐
調和醬油(昆布高湯四、醬油一、酒一)
佐料(白蘿蔔泥、辣椒粉、蔥花、陳皮〈乾燥橘子皮〉、淺草海苔。亦可只用胡椒粒)
【作法】
(1)將豆腐切成烏龍麵的樣子(註)。
(2)混合調和醬油的材料,煮滾備用。
(3)準備兩個放滿熱水的鍋子。碗要先預熱好。
(4)以網勺撈起豆腐,整個浸入鍋中,接著立刻撈起,將豆腐放入碗裡,再倒入另一個鍋子中的熱水。佐料可以只用胡椒粒。
【試吃心得】
口感與湯豆腐截然不同,十分有趣。
食譜與照片節錄自書中,作者還會把試吃心得與讀者分享,有些料理很難做,
或是沒有想像中美味可口,作者都會據實以報。
從書中學會一些食材搭配技巧,像是作者認為 田樂味噌+豆腐 是絕配!
(書中用了好幾款味噌,聽得霧煞煞,下定決心要來找一本味噌的書研讀一番!)
湯豆腐裡加入葛粉水能使豆腐更加滑順。
簡單說就是木棉豆腐口感似板豆腐,而絹漉豆腐像嫩豆腐。
玲瓏豆腐
以絹漉豆腐與洋菜製作的精緻甜品,最後再淋上黑蜜。
金瑩剔透的可愛模樣好討喜喔!如果我是餐廳老闆娘一定想盡辦法把它納入菜單。
果然日本滿多餐廳都有提供這道甜品喔!
上圖是在日本介紹餐廳的部落格擷取的圖片。
雪消飯
單從字面來看,完全看不出來是什麼東西,而且如果豆腐要切成條狀,
因該很難做的美觀。日本改良版是把豆腐切丁灑在飯上,相較之下製作容易多了,
但是就失去這道菜有趣的地方了!
【材料】
木棉豆腐或絹漉豆腐
冷飯
八杯汁(水或昆布高湯六、醬油一、酒一)
白蘿蔔泥
【作法】
(1)以熱湯淋過冷飯,讓飯粒粒分明。
(2)將豆腐切成烏龍麵的樣子,以八杯汁煮過。將豆腐連同湯一起倒入預熱的碗裡,放上白蘿蔔泥,再放上飯。
【試吃心得】
酒後來一碗清淡的豆腐湯飯,可以溫暖腸胃,補充體力。
書中提到:
京都祇園的八坂神社開了兩間專賣豆腐田樂的茶屋。
分別是出現在《豆腐百珍》扉頁插畫中的「緣屋」,以及目前仍在營業的
「中村樓」。
查了一下網站,很有名的百年歷史餐廳,多角營業的中村樓也提供婚宴場所。
還有旗下很有歷史的二軒茶屋的田樂豆腐,聽說很有名,但是我看不懂日文(囧)
下次去京都,一定要去試試。
最後介紹在網路無意間搜到的絕妙搭配 - 豆腐+啤酒 ???這個搭嗎?試看看吧!
這篇叫和食と酒肴で暑気払い 因該就是夏天和食與酒餚搭配吧?
裡面有很多好美麗的擺盤,大家可以看看喔~
之後我也試著做了一回,感覺不錯,但是總覺得啤酒麻痺了味覺後,
豆腐的清香就不見了...